• 瀏覽人次
    1,694 人

    保留捐髮區的毛囊:部分毛囊抽取法一種最佳的移植方法(中)

  • 發布時間
    2011/12/13
A1
A2
B1
B2
C

圖 3. 移植體.
(A1) 完整的單元毛囊移植體.
(A2) 一個以 haematoxylin & eosin (HE) - 染色法截斷面組織完整之單元毛囊 (10x).
(B1) 部分縱向單元毛囊移植體.
(B2) 一個以 haematoxylin & eosin (HE) - 染色法截斷面之部分縱向截取之單元毛囊 (20x),此處可以看到相當多部分的單元毛囊還被遺留在捐髮區.
(C) 含有不足夠多組織的移植體.


圖4. 完整毛囊單元(綠色圓圈)與部分縱向擷取單元毛囊(藍色圓圈)在皮膚截面圖中的差別。

d. 移植體的選取。經過抽取,移植體還要被目視評估,會被選擇並且分為三個組群:完整的單元毛囊(圖 3A1)(表 I,欄位 c);部分縱向單元毛囊(適用的移植體)(圖 3B1)(表 I,欄位 d);以及不完整的單元毛囊(不適合的移植體),它沒有含有足夠的組織(圖 3C)(表 I,欄位 e)。
利用一個放大鏡(2x)我們能夠區別部分縱向單元毛囊,它在邊界有毛髮,並且不包含環繞組織體,以及完整的單元毛囊,它包含有完整的環繞組織體。

我們用圖示法來表現它們之間的不同,一個完整的毛囊單元(圖 3A1)(表 I,欄 c)以及一個部分縱向截取之毛囊單元(可用的移植體)(圖 3B1)(表 I,欄 d)見圖3A2,它顯示出 haematoxylin & eosin (HE) - 染色法截斷面之毛囊單元(10x),以及圖3B2,它顯示出一個 HE - 染色法截斷之部分縱向的毛囊單元(20x),它保留有足夠的原本的毛囊單元還被留在捐髮區。圖4表現出完整的完整毛囊單元(綠色圓圈)與部分縱向擷取單元毛囊(藍色圓圈)在皮膚截面圖中的差別

適合的縱向部分毛囊單元(圖 3B1)通常用目視選取(表 I,欄d)並且被儲存於保存媒介物中兩個小時直到移植時
為止。這保存的媒介物由下列成分組成:
鹽(sodium) 氯化物(chloride), 氯化鉀(potassium chloride), magnesium sulphate, sodium phosphate, cal-cium chloride, glucose, sodium bicarbonate, sodium lactate, sodium pyruvate, human serum albumin,
insulin, bis(maltolato)oxovanadium (BMOV) and
a-tocopherol (vitamin E) (頭髮科學院提供)。

e. 計數包括可用的移植體以及不可用的移植體上的頭髮的數量。縱向單元毛囊之移植體總頭髮數(可用的)(表 I,欄 f),同樣也要計數不適用之不完整的毛囊單元之頭髮總數量(表 I,欄 g)。

f. 量測從捐髮區取得之頭髮之直徑。從可用的移植體中,10根頭髮被用電子測微儀所量測,來判斷他們的直徑(表 III,欄 b)。

g. 量測捐髮區的頭髮直徑。12個月後,在捐髮區的劃定區的10根頭髮用電子測微儀所量測用來得知他們的直徑(表 III,欄 c)。

h. 準備並且劃定受髮區域。受髮區域被氯己定(chlorhexidine) 2% 乳液消毒並且用 lidocaine 2% 與 adren- aline (AstraZeneca) 麻醉。在這個區域,2.5 x 2.5 cm 的正方型區域,用沾有黑色半永久墨水的針灸針標定,在這塊區域上用內直徑0.6mm的微型針在頭皮上鑽出微乎其微的小洞(頭髮科學院提供)。洞中的剩餘的禿頭組織則用微型外科手術鉗移除(圖 5A)。

i. 移植體的植入。這些挑選過的移植體用微型外科手術鉗(圖 5B)植入這些移植體(表 IV,欄 b)。這個植入手術的目的是為了植入足夠的毛囊以及毛囊周邊聯結組織讓他們能夠重新生長(圖 5C)。

表III.頭髮在捐髮區的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頭髮之平均直徑
編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抽取前 (mm) 抽取後12月 (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55 54
2 94 93
3 56 55
4 82 80
5 65 63
平均 70.4 6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圖 5. 受髮區的步驟示意圖. (A) 用針在受髮區做出與針大小相同的洞. (B) 使用外科用微型鉗. (C) 受髮區的再生.

j. 12個月後,測量受髮區頭髮的直徑。在畫定的區域10根頭髮被用電子數位測微儀量取他們的直徑(表V,欄c)。

評估,計算以及追蹤

a. 評估與計算捐髮區的再生情況。捐髮區中被劃定的區域抽取單元毛囊前先用照相記錄(圖 6A)劃定區塊內,可數的頭髮總數目也在抽取前與抽取後當下馬上被清點(圖 6B)(表II,欄c與d)。抽取一周後(圖 6C),抽取過後3以及12月之後,這劃定的區域被剃毛後並且照相。12個月之後,被劃定區域的頭髮數目被再次清點(表II,欄e)。
捐髮區域再生的頭髮(表 II,欄 g)被如下的計算:手術後12個月後的劃定區域內頭髮總數目(表 II,欄 e)減去被留在捐髮區域的頭髮數目(表 II,欄 d)減去在不適用不完整的單元毛囊上的頭髮總數目(表 I,欄 g)。

捐髮區的存活率(表 II,欄 h)被如下的計算:因為在適用的移植體上的可見的毛髮總數目(表 II,欄 f)就應該等於被抽取出並且適用的頭髮總數以及捐髮區再生頭髮的總數(表 II,欄 g)應該等於被抽取出保存的頭髮總數,捐髮區育的存活率(表 II,欄 h)被如下的計算:捐髮區再生的頭髮總數目(表 II,欄 g)除以可用移植體上的頭髮總數(表 II,欄 f)。

b. 評估捐髮區的特性。在可用的移植上,10根頭髮被電子數位測微儀量測直徑並且計算他們的平均值d(表 III,欄 b)。抽取單元毛囊手術12個月之後,同樣區域的10根頭髮又再次被電子數位測微儀量測並且計算出他們的均值(表 III,欄 c)。

c. 評估並且計算在受髮區再生的頭髮特性。被劃定的受髮區域,在植法手術前,手術後當下以及手術後一周3月以及12個月被照相記錄。在劃定區域的頭髮總數在植髮前(表 IV,欄 d)以及植髮後12個月也被分別清點(表 IV,欄 e)。
受髮區劃定區域內的再生頭髮數目(表 IV,欄 g)是用如下的方式計算:劃定區域手術後12個月可見的頭髮總數(表 IV,欄 e)減去手術之前頭髮總數(表 IV,欄 d)。
受髮區劃定區域內的存活率(表 IV,欄 h)是用如下方式計算:受髮區劃定區域內再生的頭髮總數(表 IV,欄 g)除以可用的移植體上的毛髮總數(表 IV,欄 f)。

 

表IV.受髮區域的頭髮再生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受髮區劃定區域可見的頭髮總數的
受髮區域的再生
病患編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f g h
  被植入的縱向部分單元毛囊數目 植入所花的時間以分鐘計算 (移植體/分鐘) 植入之前 植入手術12個月之後 可用移植體上面的可見的頭髮總數目 再生頭髮總數 受髮區域再生百分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10 21(5.2) 37 279 238 242 101.7
2 124 25(5.0) 52 314 267 262 98.1
3 104 17(6.1) 70 263 197 193 98.0
4 105 21(5.0) 47 253 230 206 89.6
5 94 15(6.2) 62 247 203 185 91.1
平均數 107.4 19.8(5.5) 53.6 271.2 227 217.6 95.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V.受髮區頭髮的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頭髮之平均直徑
病患編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抽取手術前 (mm) 植髮後12個月 (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55 53
2 94 91
3 56 55
4 82 80
5 65 66
平均 70.4 6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評估受髮區的頭法特性。移植手術後12個月用測微儀來量測10根受髮區頭髮直徑並算出均值(表 V,欄 c)。與10個抽取部分單元毛囊上的頭髮平均直徑做比較(表 V,欄 b)。

e. 增加頭髮。額外多出來的頭髮,也就是倍增的頭髮(表 VI,欄 f)用以下的方法計算:捐髮區再生的頭髮總數(表 VI,欄 c)加上受髮區劃定區域內再生髮的數目(表 VI,欄 d)減去可用移植體上的頭髮總數(表 VI,欄 e)。
增髮率(表 VI,欄 g)可以用不同方式計算:額外增加之頭髮(被倍增)頭髮(表 VI,欄 f)除以可用移植體上的可見頭髮總數(表 I,欄 e)或是捐髮區再生頭髮百分比例(表 II,欄 h)加上受髮區劃定區域內再生頭髮百分比例(表 IV,欄 h)減去100%。

結論

移植體

在這個研究中的五位患者介於 100 與 150 個移植體(平均 130 個移植體)每位病患被抽取(表 I,欄 b)。沒有一個移植體上包含了完整的單元毛囊(表 I,欄 c)。介於 69% 到 94%(平均值 83.6%)的被抽取出的移植體含有部分單元毛囊並且適合於用於移植入受髮區(表 I,欄 d)。適用的移植體上包含了介於 197 到 267 根可見的頭髮(平均 227 根頭髮)(表 I,欄 f)。介於 6% 與 31%(平均 16.4%)的被抽取出的移植體並不適合用於移植入受髮區(表 I,欄 e)。不適用的移植體含有介於 13 到 70 根可見的頭髮(平均 33.6 根)(表 I,欄 g)。

捐髮區的頭髮再生

抽取的時間因人而異介於每分鐘 1.3 與 1.9 個移植體(平均 1.68 移植體)(表 II,欄 b)。被劃定區域的頭髮總數也不盡相同介於 318 與 392 根頭髮(平均 348.6 根)(表 II,欄 c)與介於 64 與 112 根頭髮(平均 88 根)抽取過程後當下剩下的可見的頭髮(表 II,欄 d)。抽取過後12個月,介於 302 到 401 根頭髮(平均 343.4 根)可見的頭髮捐髮區在劃定的捐髮區域(表 II,欄 e)。

表VI.頭髮之倍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f g
病患編號 捐髮區剩餘之髮數 捐髮區劃訂區域內再生髮之數目 受髮區劃定區域內再生髮的數目 可用移植體上之頭髮總數 額外增加之頭髮 增髮百分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32 222 242 238 226 95
2 125 276 262 267 271 101.5
3 147 205 193 197 201 102.1
4 89 219 206 230 195 84.8
5 115 187 185 203 169 83.2
平均值 121.6 221.8 217.6 227 212.4 9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圖 6. 捐髮區的評估. (A) 抽取手術前之劃定區域內毛髮情形. (B) 剛剛實行抽取手術後的畫定區域內毛髮情形. (C) 實行單元毛囊縱向抽取手術後9日後劃定區域內的毛髮生長情況. (D) 畫定區塊內一個月後的毛髮生長情況.

 

假使我們假設劃定區域內的毛髮數目在抽取手術前後仍然維持一樣,毛髮再生百分比例因人而異介於 92.1% 與 104.1%(平均值97.7%)(表 II,欄 h)。
捐髮區在部分毛囊縱向抽取手術後一周的特寫鏡頭(圖 7)可以顯示出捐髮區內的毛髮再生。照片中的圓圈裡面毛髮周圍跟其他毛髮相比偏粉紅色並且毛髮比旁邊毛髮短,表示出這裡是最可能實行移植體抽取的位置。實行抽取手術時若抽取出不適用移植體(表 I,欄 g)的影響其實對頭髮的再生是很小的,因為不適用移植體的數目相對的小於適用的移植體(表 I,欄 f)。在藍色的圓圈中可以看到小毛髮正在長出來。這些圓圈顯示出捐髮區的毛髮再生。而紅色的圓圈中並沒有包含可見的毛髮。然而,在這些移植體抽取的位置,仍有小黑點可以被看到。經過 3 到 12 個月後顯示出沒有可見的禿點在被發現。

這可以表示較多的組織被抽取時經過 1 周後就能看到毛髮成功的再生。

圖 6A-D,透過這些圖可以評量捐髮區劃定區塊內的頭髮再生特性手術前(圖 6A),剛剛手術之後(圖 6B),手術後一周(圖 6C)與抽取手術後一月後(圖 6D)的再確認。平均頭髮直徑因病患而異介於 55 um 到 94 um(平均 70.4 um)(表 III,欄 b)。經過 12 個月後,病患平均頭髮直徑因人而異介於 54 與 93 um(平均 69 um)(表 III,欄 c)。


圖 7. 捐髮區域內單元毛囊部分縱向抽取手術後一周之特寫照。粉紅色點顯示被抽取過移植體後的情形,在這些粉紅色點可以看見小型毛髮正在向外生長(藍色圓圈)。這顯示捐髮區移植體抽取位置的毛髮再生。有些粉紅色點並不包含小毛髮(紅色圓圈)。在這些移植體被抽取的位置,可能表示較多的組織被抽取時再生會在一周內發生,然而這些點的再生可能會在一個月後才會發生。